五子登科书写青春华章
——医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考研纪实
同窗共济创佳绩,五子登科谱新篇
2025年考研捷报传来,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1级104宿舍成为全班焦点:宿舍五名男生——王晓琛、杨焱喆、张茂鑫、张智杰、杨云轩,在激烈的竞争中全员成功“上岸”,分别被海南大学、上海理工大学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、南方医科大学及河南科技大学录取。

携手同行克难关,奋斗路上各有光
王骁琛(海南大学):“从大三确定目标起,我就把每天切割成‘时间块’,早6点到晚11点,雷打不动。”作为宿舍的“时间管理达人”,他带动全寝规律作息,用日记记录学习进度,定期复盘调整策略。备考后期,他主动分享专业课笔记,帮助室友攻克信号处理难题。
杨焱喆(上海理工大学):“心态是决胜关键。”杨焱喆坦言,自己曾因模拟卷分数波动焦虑失眠,室友们轮流陪他夜跑谈心,用“失败暴露法”帮他正视压力。他独创的“错题盲盒抽签讲解”游戏,让枯燥的复习充满趣味,成为寝室的“解压神器”。
张茂鑫(山东第一医科大学):“三战六级”的他自嘲是“逆袭担当”。面对薄弱的英语基础,他坚持每天晨读,室友们轮流充当口语陪练。冲刺阶段,他创新使用“真题分频词记忆法”,将5500个考研词汇按真题出现频率分类攻克,最终英语成绩较模考提升30分。
张智杰(南方医科大学):“当一志愿被刷时,我特别沮丧,但是我很快打起精神,又开始准备调剂,最终上岸。”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,他的行动力特别强,不仅带领同学顺利完成了学院安排的各项活动,也锻炼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。备考期间,他巧妙将科研思维融入复习,用“知识图谱”整合零散考点,并主动为室友开设“文献检索特训课”。
杨云轩(河南科技大学):作为宿舍长他牵头成立“104学习联盟”,制定“单科车轮战”计划:每周由一人主讲优势科目,其他人查漏补缺。“我们就像拼图,各自闪耀又严丝合缝。”备考期间,他家中突发变故,室友们悄悄分担他的值日任务,在笔记本里夹满鼓励纸条,让他重燃斗志。
如今,104宿舍的灯光依然常亮,书架上五张录取通知书与写满批注的《生物医学工程导论》静静陈列。窗台上那盆被戏称为“第六个室友”的绿萝,历经四季依然青翠——正如五个青年用奋斗浇灌的梦想,终在春日绽放出最美的风景。

多措并举育英才,考研升学创新篇
五子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学院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育人体系的成果缩影。近年来,医工学院聚焦学生成长需求,以“科创+实践”培养模式为核心,以“互帮互助、共同进步的”的宿舍文化建设为平台,从大一即开展生涯规划,定期组织考研政策解读、院校报考分析座谈会,帮助学生明确目标;多次组织往届优秀学长学姐开展线上、线下考研分享会,传授学习经验,鼓舞学习士气;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,一对一谈心疏解焦虑。
在学院系统性支持下,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交出亮眼答卷:班级30人中24人报考研究生,17人成功“上岸”,考研录取率达71%,班级整体升学率突破57%,创专业历史新高。录取院校涵盖天津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郑州大学、南京邮电大学、海南大学、深圳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,实现质与量的双重突破。
这份成绩单是师生齐心协力的见证,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培养理念,为更多学子插上圆梦之翼,点亮精彩人生!
(供稿人 侯海燕,杨云轩)